“國難當頭,保家衛國,忠孝兩難全。兒不孝,今天才回來看你們,請父母原諒。”
  1月7日,88歲原中國遠征軍抗戰老兵張體留,終於從雲南騰衝回到四川眉山老家,在家鄉的田野上,向著父母墓地方向磕頭。因抗戰離開家鄉74載的張體留,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在有生之年回到家鄉,與親人團聚,給父母掃墓。遺憾的是,因歲月變遷,張體留父母的墓地已找不到準確位置。
  生於眉山松江鎮張坎的張體留,原名劉克強,1941年被抓壯丁參軍,前往滇西參加抗戰,從此後便離開家鄉,再也未見過父母兄弟。在滇西戰場上,張體留任54軍預備二師六團一營一連三班班長,先後參加了怒江戰役、高黎貢山戰役、來鳳山戰役、騰衝城收復戰、龍陵戰役等重要戰役,血灑戰場,九死一生,他額頭上至今仍留有2寸多長的傷痕。
  抗戰勝利後,張體留沒有回到家鄉,他選擇留在曾經浴血奮戰的騰衝,與犧牲的戰友為伴。後來,經人介紹與當地姑娘張曉順結婚,做了張家的上門女婿。按照當地習俗,其改名換姓為張體留,入贅歸宗。
  生活安定下來以後,張體留和父母也經常有書信來往。1963年,張體留還湊了100斤全國糧票和60塊錢寄給家中父母,“文革”期間便與家裡失去了聯繫。隨著年齡漸老,張體留的思鄉心情更為迫切,經常朝著老家的方向凝望。
  2015年元旦剛過,張體留在四川和深圳的慈善公益組織以及眉山愛心志願者的幫助下,終於聯繫上了家鄉親人,實現了夢寐以求的回鄉心愿。家鄉人民和親人以最隆重的禮節,在村口敲鑼打鼓,迎接久別的游子回家團聚。鄉親們擺下傳統的“壩壩宴”,熱情宴請回家的游子。飯桌上,一家人相互祝福問候。在鄉親們陪伴下,張體留在家鄉尋訪兒時記憶中的老井,祭拜逝去的先人,與久別的親人暢敘親情,享受著濃濃的鄉情。 本報記者 吳傳明 攝影報道
  (原標題:回家老兵償夙願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zm94zmmdt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